中醫基礎觀念

談談補益(一)–正氣、邪氣與陰陽

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;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」
–《黃帝內經》

人體正氣強,便不易生病;哪裡虛了,那裡就會產生問題。

「正氣」是維持人體健康的能力,跟人體的免疫能力、生命活力、抵抗疾病侵犯的能力相關。正氣充足者,身體健康,各組織系統調節力好,不易患病,抗病力強,即使碰到一些致病因素,也能夠抵禦而不受影響,比如,同樣遇到流行性感冒,但有的人會被傳染,有的人不會被傳染,便是看正氣充足與否。

與「正氣」相對的是「邪氣」,舉凡一切會讓人生病,破壞健康的因素,都可以算作「邪氣」。自然界中,有六種主要的致病邪氣,風邪、寒邪、暑邪、濕邪、燥邪、火邪,各種邪氣引起的症狀表現不同,如:風邪會使人感到頭暈,寒邪會使人怕冷,燥邪使人口渴、黏膜乾燥、皮膚乾燥,濕邪則會使人感到身體沉重、有倦怠感。

「正氣」就像體內軍隊,
能抵抗外來邪氣,
使人體健康不生病。

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」意思是,邪氣容易攻擊正氣虛衰之處,因此,若身體某一部位容易發生問題,就表示那裡的正氣不足以抵抗邪氣,需要調理。比如,肺的正氣虛弱之人,容易產生肺部相關疾患,像是咳嗽、哮喘、鼻炎等等;腸胃正氣虛弱的人,容易有腹痛、腹脹、腹瀉等腸胃問題。這正是老一輩所謂「因為身體那個部分比較弱,所以病會從那裡發出來」之意。

中醫所謂的「虛」是什麼呢?

「虛」,便是缺乏、不足。當體內某樣基礎必需物缺乏,無法維持人體正常運作,出現不健康的狀態時,便是那樣東西「虛了」。中醫討論的並不是蛋白質、胺基酸、維生素、脂肪酸等營養物質,而是從宏觀的角度,將人體的基礎必需物分為四大類,亦即「陰」、「陽」、「氣」、「血」,因此,談到「虛」,也主要分為四類,陰虛、陽虛、血虛、氣虛。

進補時,必須先分清究竟是哪裡正氣虛損,就補哪裡;過度補益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。

何為陰與陽?

萬事萬物都可以陰、陽化分。

古代思想家,以陰、陽來描述天地的本質,將天地萬物的根本元素劃分為陰、陽二類,一切事物的存在與運作,都是既有陰,又有陽,缺一不可。《易經.繫辭》曰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,老子云「萬物負陰而抱陽」,正是這個意思。天地運行之道離不開陰、陽,所有生命體亦均由陰、陽相合而成,不僅植物如此,動物如此,人體也是如此。

陰與陽的特性

陰與陽的特性是相對而言,若事物的特性是陰冷的、沉靜的、向下的、內收的,歸屬於「陰」;若事物的特性是溫暖的、昇發的、向上的、外放的,則歸屬於陽,比如,水為陰而火為陽,靜為陰則動為陽。陰、陽的概念可大可小,二個相應之物可分陰陽,如太陽為陽,月亮為陰;同一個事物本身也可分陰陽,如同一座山,其向陽面溫暖為陽,背陽面陰冷為陰。

若以陰、陽來看能量與物質,物質可見而性質內收、安靜,能量不可見而性質外放、流動,故此,陰與物質相對應,陽則與能量相對應,物質與能量之間的轉換,也就是陰陽之間的轉化。

人體的陰與陽

這理論應用到醫學,以「陰」、「陽」二者代表人體構成、維持生命的最基本要素

「陽」,代表人體的能量基礎,亦即生命的原動力,讓人體能動起來的能量,讓身體保持溫暖的熱能,「人體之陽」是一種能量,眼不可見。《內經》所謂「陽化氣」,意思是「陽」能夠轉化為使人體機能運作起來的動力,能化生出力氣。當「人身之陽」虛衰時,表示體內原動力不足,熱能不足,因此,會感到寒冷,也會失去生命活力,沒有力氣,此時,便應當「補陽」。

「陰」,代表著所有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、營養成分。《黃帝內經》說「陰成形」,意思是,「陰」構成了人的肉體,使人擁有這個形體。所有構成形體的物質,包括非液體成分與液體,都算為「陰」,非液體如細胞及體內的營養物質,液體如細胞內液、血漿、組織液、淋巴液等,都屬於「人體之陰」。因此,當細胞乾癟,皮膚皺縮,或營養不足、面頰消瘦、黏膜乾燥(如口乾、咽乾、眼乾)時,應當從「陰」治療,所謂「滋陰」。一般常說的補充膠原蛋白,使皮膚光滑,就與「滋陰」有關。

隨著我們年齡增長,人體之陰、陽也會慢慢減少,因此,年老者的皮膚喪失飽滿感,皺紋增多,活動力減弱,也比較怕冷,正是陰陽虛衰的表現。

Back to top button